学术动态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举办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新闻学与传播学专场推进会

发布时间:2025-04-03 16:39:39   来源:伟德BETVlCTOR1946源于英国   作者:殷晓雨   点击:

2025年4月2日下午,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在德正楼503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2025年度国家社科项目基金申报新闻学与传播学专场推进会。本次推进会聚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要点,旨在为学院青年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助力提升申报质量。推进会由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宋祖华教授主讲,新闻系主任曹志伟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宋祖华教授从国家社科申报新规则引入,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内容主要涵盖选题、文本、风格三个关键方面。

在选题方面,宋祖华教授指出,选题时要先思考是侧重于应用研究还是理论研究,其中选择理论研究通常难度较大。同时,要紧密关注热点话题,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热点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例如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应具体深入地探索,挖掘出独特的创新点。在舆情研究方面,宋祖华教授以美国总统特朗普相关舆情事件以及小米公司舆情应对等实际案例,鼓励教师们从不同视角出发,使研究选题既贴合热点又具有独特性与深度。

谈及文本撰写,宋祖华教授强调要像尊重学者一样尊重评委。在表述上,避免使用大白话,减少常识性内容的冗长说明,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使语言过于晦涩难懂,务必把握好表达的分寸。此外,文本要紧密结合政策,适当引用领导人讲话或重要文件中的观点,但注意不要过度解读或深入,做到恰到好处。同时,要注重点面结合,在该阐述清楚的地方详细说明,该留白之处巧妙留白,在论述过程中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与逻辑跳跃,让整个文本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关于申报项目的风格,宋祖华教授倾向于选择有独特风格而非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他认为,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不能过于保守,这样才能在众多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在表达上,要充满自信,清晰有力地阐述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但同时也要保持自我批判的态度,不断审视和完善研究内容,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宋祖华教授还特别提到了四个小细节:一是题目,题目是项目的“眼睛”,要简洁明了、准确生动地概括研究核心,能够迅速吸引评委的注意力。二是跨学科研究,鼓励青年教师打破学科壁垒,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开展研究,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三是图表运用,建议使用半页以内的图表来解释研究内容,通过图表能够更直观地展现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关键信息,帮助评委快速理解研究思路。四是参考文献,要精心挑选有价值、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这不仅体现研究者对学术前沿的把握,也能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此外,宋祖华教授还提醒大家,一些常见但陈旧的表述方式,如冒号、顿号的过度使用,以及“在……的背景下”这类套话,已经不再流行,应尽量避免,使语言表达更加新颖、精炼。

会议最后设置了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们积极提问,就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选题困惑、文本撰写难点、研究方法运用等问题与宋祖华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宋祖华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现场交流氛围热烈。

此次会议为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使大家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的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议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下一条:伟德BETVlCTOR1946源于英国举办“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的新闻道路”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