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胡良益

中共党员,伟德BETVlCTOR1946源于英国新闻系讲师,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师从马中红教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本科一流专业广告学建设点负责人),研究兴趣集中在青年亚文化、平台研究、媒介理论等。在《国际新闻界》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青团中央重点项目等课题,完成决策咨询、内参报告等十余篇;获硕士/博士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联系邮箱:mediahuly@163.com


个人简介

胡良益,中共党员,伟德BETVlCTOR1946源于英国新闻系讲师,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师从马中红教授(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本科一流专业广告学建设点负责人),研究兴趣集中在青年亚文化、平台研究、媒介理论等。在《国际新闻界》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青团中央重点项目等课题,完成决策咨询、内参报告等十余篇;获硕士/博士国家奖学金等荣誉。联系邮箱:mediahuly@163.com


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1. 粉链经济:“偶像-粉丝”文化经济模式的再考察[J].传媒观察,2023,477(09):82-90.

2. 数据基础设施:作为纵深维度的隐蔽可供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2,44(08):6-27.

3. 海外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新理论动向[J].青年探索,2022,242(06):98-110.

4. “网络知识分子”:当代青年偶像的“名人化”偏好及意义[J].广东青年研究,2022,36(02):70-82.

5. 互嵌、分歧与可见:网络青年亚文化发展新趋势[J].青年探索,2021,235(05):18-27.

6. 无限连接:网络平台技术逻辑下的亚文化“出圈”现象[J].新闻与写作,2021,444(06):21-29.

7. “朋克养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解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9(01):75-79+86.

(二)主持和参与课题

1. 2021-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项目“网络平台可供性视角下青年文化‘出圈’现象研究”,结项。

2. 2021-2023年,互联网企业横向课题“社会思潮、心态风险及预判研究”,结项。

3. 2021-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少年女性数字媒介文化实践研究”,结项。

4. 2020-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新冠疫情疫情防控科研项目“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介治理研究”,结项。

4. 2019-2021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当代青年流行文化研究”,结项。

(三)决策咨询

1. 广东省疫情防控专项,《移动互联网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介治理》

2. 苏州市委宣传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苏州探索》

3. 企业横向咨询,《虚拟偶像A-SOUL现状及风险分析报告》

4. 企业横向咨询,《俄乌背景下中国网络社会的群体撕裂及心态分析》


学术交流


1. 202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青年社会学冬季论坛,主题发言《从情感实践到“物—人”互动:粉丝研究的关系性转向》。

2. 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第十七届青年传播学者论坛,主题发言《“黄昏的错爱”:老年粉丝群体的平台化情感研究》。

3. 2024年,重庆大学主办的第五届平台研究工作坊,主题发言《“当代义和团”的兴起:平台民族主义的技术逻辑与身份生产》。

4. 2024年,复旦大学主办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工作坊,主题发言《数字游民社区中的情感交往与“新新部落主义”的形成——一项基于云南大理NCC社区的探索式研究》。

5. 2024年,云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第四届媒介社会学暑期班,主题发言《受害者、自卫者和“真正的男人”:激进男性的在线厌女与自卫性气质》。

6. 2024年,由复旦大学、格致出版社和NCC数字游民社区主办的学界圆桌,《青春的“乌托邦”与新工作主义的形成》。


上一条:赵梦溪

下一条:陈叙